講述華泰海泡石電纜管有限公司的巖雕精神
2014/8/16 9:12:21點擊:
路過瑪塔瑪塔小鎮時停車小憩。公路一側橡樹林中,有一個正在制造石雕的現場。十幾個人,其中有兩位坐輪椅的殘障人。巖雕都是小件,成品、半成品擺著不少,多為鳥獸變形圖案。這里很靜,沒有嘈雜和喧鬧。一位老者對著石頭托著雙腮沉思,前面放著一塊似羊非羊、似鹿非鹿的半成品,可能在考慮下一步,猶豫了。因在草坪上工作,每個工作臺下都鋪著大塊的藍色塑料布。
我來到一個大件前。這件高約一米五左右,不規則的柱形,弧面上似乎有鷹的形象,比較具象。石質為石灰巖,土白中帶黃,在石紋和結構的結合上非常巧妙。作者是一位上年紀的英國女人,土紅襯衣、白底紅花的褲子、粉綠色的洞洞鞋、戴一副金絲鏡,見我過來,微笑點頭。
一位年輕女孩穿著工作服正和一位老者議論。我湊了過去,她主動向我打了個招呼,我也說了句“你好”。她放下工具雙手叉腰,又向我說了幾句,可我聽不懂。我把同團的北京一位劉老師叫過來,她們之間交談了一會兒,然后劉老師向我說,她見是中國人,說她曾去過北京并在北京藝術院校參觀訪問過。我隨手遞給她一張名片,她握手致謝。劉老師對她說,歡迎你再去北京。之后,我拿起一件刻刀,示意她,我也想動手刻一下,她點頭同意。于是,我順著墨線,在一個回旋紋角下刀,刻了幾下。她用毛刷幫我清理干凈,我又刻了幾下,放下刀,石質很細柔,不崩不裂且刀痕清晰,非常出效果。
回到車上,導游說,這里類似一個石雕藝術沙龍,每年都有類
似活動。石料從外地運來。作品賣不了就自己留著,作者中有資深藝術家,還有普通愛好者,來自新西蘭全國各地,活動有人資助。為什么選擇了這個小鎮,導游卻說不上來。
在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很少見到雕塑,尤其園林內幾乎沒有。只是一些重要建筑前,可見紀念性的青銅塑雕,和英國有些相似。
- 上一篇:如何防止海泡石管市場搭便車現象 2014/8/16
- 下一篇:我公司舉辦劉淑芳河北梆子文藝演出 2014/8/16